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针对内蒙古平原灌区春玉米高产(15 t hm-2以上)群体产量进一步提高难度大,产量挖潜途径不明确的问题,采用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产量性能参数分析相互验证的方法,在4年52点次高产(15 t hm-2以上)群体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不同品种密度试验,研究增密对不同品种群体产量性能的影响,明确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增产途径和栽培调控的主攻方向.结果表明,穗数和穗粒数是决定高产(15 t hm-2以上)群体产量的主要因素.实现15 t hm-2以上群体的产量结构为;穗数(7.08~9.60)×104穗,穗粒数477~654粒,千粒重324.7~388.7 g,穗粒重168.9~234.0 g.其合理群体结构衡量指标是LAImax在6.5以上,平均LAI在5左右,收获期LAI在3,5以上.高秆大穗型品种理想的产量结构是:67 500~75 000穗hm-2,每穗610~640粒,千粒重380 g左右,单穗粒重220~240g,产量大于15 t hm-2;株高适中的中小穗型品种,理想产量结构是:75 000~97 500穗hm-2,每穗520~600粒,千粒重340~355 g,单穗粒重180~220 g,产量在16.5 t hm-2以上.密度增加促进平均作物生长率(MCGR)和单位面积总籽粒数(TGN)的增加进而提高产量,但增密后平均净同化率(MNAR)降低导致穗粒数显著降低并限制了TGN的提高潜力.通过增密为主的结构性挖潜,使得群体功能的增益大于个体生产性能的降低,实现高产(15 t hm-2以上),属于“得失性补偿增产”;在优化群体结构的基础上,提高个体生产能力、突破个体库容降低的限制、进行功能性挖潜、实现群体结构和个体功能协同增益的“差异性补偿增产”、是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途径.
推荐文章
基于密度联网试验和Hybrid-Maize模型的内蒙古玉米产量差和生产潜力评估
玉米
品种×密度联网试验
Hybrid-Maize模型
产量差
生产潜力
内蒙古河套平原灌区玉米适宜耕作方式研究
土壤肥力
耕作方式
土壤理化特性
玉米产量
内蒙古平原灌区“春麦冬播”种植效应及品种适应性
春麦冬播
品种
产量
内蒙古平原灌区
内蒙古河套灌区春玉米苗期光温指标
河套灌区
春玉米
苗期生长发育
光温指标
温度动态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蒙古平原灌区高产春玉米(15t hm-2以上)产量性能及增产途径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春玉米 产量性能 定量分析 高产群体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8-1327
页数 分类号 S816.4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2.013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2)
共引文献  (68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290)
二级引证文献  (323)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3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6(4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7(6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5)
2018(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0)
2019(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0)
2020(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春玉米
产量性能
定量分析
高产群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