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水稻一季产量15 t/hm2可遇不可求、复制难、重演性差的现状,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未培育出具有高产潜力的农田土壤和未对水稻株型调控引起足够的重视.据此,笔者提出"三足鼎立"超高产栽培技术:选用超大穗、强耐肥抗倒、营养生长不易过旺的偏粳型品种,在当地生态条件下产量潜力可达15 t/hm2;培育水肥气热高水平供应协调,基础产量在10 t/hm2以上农田;采取以控制营养生长过旺为突破口的超高产株型栽培.并对有关原则性技术进行了讨论.
推荐文章
整县制一季中稻产量超10.5t/hm2集成技术应用
中稻
产量超10.5 t/hm2
集成技术
隆阳区
一季中稻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一季中稻
超高产
栽培技术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一季加再生连繁试验
水稻
温敏核不育系
繁殖
再生
稻麦周年生产产量19.5t/hm2群体特征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稻麦周年生产
群体特征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稻一季产量15t/hm2技术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稻米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高产农田 水稻土 水肥气热供应协调 营养生长 株型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品种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98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1.048
字数 363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2)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3(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高产农田
水稻土
水肥气热供应协调
营养生长
株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稻米
双月刊
1006-8082
33-1201/S
大16开
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
32-3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1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1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