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特点是:亲属集团在“心理社会均衡”模式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由于亲属集团成员的资格具有恒定、自动和不可转换的特点,个体生活在一个高度稳定、较容易得到心理社会均衡的亲密圈子中.与之相联系的两个层面的心理文化取向是“人伦中心”和“人与人之间的彻底和谐”.这些特点不仅反映在中国人的日常行为上,也反映在中国这个行为体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和行为上.当今中国提出的“和谐”理念的心理文化基础有消极和积极两种含义,消极意义的和谐是指伦人这种基本人际状态具有较高的均衡度,行为体的行为较趋于静态、消极、内敛;积极意义的和谐是指在伦人这种基本人际状态下,人们有一种把人际关系的和谐作为最值得追求的东西而加以提倡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将行为导向追求和谐的方向.
推荐文章
社会生活文化环境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预测研究
大学生
心理和谐
社会生活
社会文化
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心理探析
和谐社会
社会心理
问题
森林文化学学科定位问题的探讨
森林文化学
学科定位
林业教育体系
生命文化学的学术聚焦与研究范式
文化学
生命文化
生命哲学
生命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和谐”与“伦人”的心理社会均衡模式——心理文化学角度的探讨
来源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分册 学科
关键词 国际政治理论 中国 伦人 心理社会均衡 和谐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0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尚会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7 87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国际政治理论
中国
伦人
心理社会均衡
和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分册
月刊
1001-2788
11-4296/G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59号文化大厦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