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抗生素杂志       
摘要:
目的 评价sansanmycin A对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方法 体外试验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sansanmycin A同时对照10种药物对15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平皿计数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半体内试验以微量稀释法测定sansanmycin A的血清抑菌活性(SBS)和血清杀菌活性(SBA).结果 Sansanmycin A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活性与哌拉西林相似,其MIC50和MBC50分别为8和16μg/mL,MIC范围为2~>512μg/mL,MBC范围为2~>512μg/mL,头孢曲松和替卡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和MBC50较sansanmycin A高2~4倍.Sansanmycin A对铜绿假单胞菌显示浓度依赖性杀菌作用.Sansanmycin A对铜绿假单胞菌峰时SBS和SBA中位数分别为1:256和1:128.结论 SansanmycinA对铜绿假单胞菌显示较强的体外和体内杀菌活性,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推荐文章
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活性
铜绿假单胞菌
血清分型
抗菌药物
体外抗菌活性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治疗的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耐药
噬菌体治疗
碳青霉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行为比较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类
体外抗菌活性
形态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ansanmycin A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内外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抗生素杂志 学科
关键词 Sansanmycin A 铜绿假单胞菌 最低抑菌浓度(MIC) 最低杀菌浓度(MBC) 血清杀菌活性(SBA)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微生物药物筛选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6-201
页数 分类号 R97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689.2012.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晓眠 102 559 12.0 18.0
2 陈汝贤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14 95 3.0 9.0
3 解云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11 27 3.0 4.0
4 许鸿章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15 75 5.0 8.0
5 任莹利 3 11 3.0 3.0
6 杨延停 2 8 2.0 2.0
7 俞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ansanmycin A
铜绿假单胞菌
最低抑菌浓度(MIC)
最低杀菌浓度(MBC)
血清杀菌活性(SB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抗生素杂志
月刊
1001-8689
51-1126/R
大16开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5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27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