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学生花了这么多时间来完成学案的题目,有用吗?简单分析一下就知道:学生在本学案中,共经历了6轮次名目不同的答题活动,如果加上小测验,总共有7个环节.纵观这些题目,都是围绕知识目标,很难看到哪个题目是和学生自己的生活联系紧密的,很难看到哪个题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能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用于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体验性目标题目,一个也没有,而一些死记硬背的题目,例如密度的意义、公式、单位,则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多轮次地机械重复.学生以牺牲睡眠时间换来的学案答题训练,得到的却是无效或低效的学习过程.
推荐文章
如何对导学案教学有效性进行评价的探索
导学案教学
有效性
自主质疑
合作解疑
存疑探究
导学案有效运用的几点体会
有效备课
精讲
点拨
数学导学案的有效使用及对策
初中数学
导学案
有效对策
高中思想政治导学案的有效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导学案
有效
激发
有机整合
适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这样的学案有效吗-兼议评价学案的标准
来源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教科书 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 学案教学 密度 课堂练习 培养学生 基本素质 物质质量 评价学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0
页数 7页 分类号 G633.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教科书
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
学案教学
密度
课堂练习
培养学生
基本素质
物质质量
评价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础教育课程
半月刊
1672-6715
11-5187/G
大16开
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
80-44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2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3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