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摘要:
目的:从概率论角度为吸收动力学研究提供两种具体方法.方法:在一室模型时,药物分子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和从体内消除的过程为相互独立的随机过程.将一次血管外给药后的总滞留时间(Th)视为在给药部位的滞留时间(Tf)与在体内的滞留时间(Tg)之和,Tf与Tg相互独立,且Th、Tf及Tg均为非负连续型随机变量.根据卷积公式及一室模型特征,得到一室模型药物吸收计算的概率论方法:概率法(A法)与数值反卷积分法(B法).结果:概率论方法所需条件与Wagner-Nelson(W-N)法一致.A法所求吸收分数的准确度与W-N法相同.在已知消除速率常数K的准确值时,B法所求吸收分数的准确度低于W-N法,但B法尚可推测出同一药物注射剂型在血管内快速给药后的概率密度函数及相关信息.在K估计值有误差(±10%)时,B法所求吸收分数的准确度略高于W-N法.结论:概率论方法可用于计算吸收分数及有关概率.
推荐文章
计算核设施事故集体剂量的概率论方法
计算
核设施
事故
集体剂量
概率论
流域汇流的概率论体系探讨
流域汇流
概率论
卷积公式
流域瞬时单位线
流域滞时
流域汇流时间
基于概率论教学的方法研究
概率论
历史
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
浅谈概率论在生活中的运用
概率论
运用
体育方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室模型药物吸收计算的概率论法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学科
关键词 药物动力学 一室模型 吸收动力学 概率论 概率 随机向量 卷积-反卷积 概率密度函数 分布函数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定量药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3
页数 分类号 R96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进文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药剂科 19 59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药物动力学
一室模型
吸收动力学
概率论
概率
随机向量
卷积-反卷积
概率密度函数
分布函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月刊
1009-2501
34-1206/R
大16开
199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11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