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红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T.r)的体外抑菌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 参照CLSI M38-P方案,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4株红色毛癣菌体外对RE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观察红色毛癣菌经亚浓度RES作用后电镜下茵体形态超微结构变化,探讨抑菌机制.结果 白藜芦醇对红色毛癣菌的M1C50和MIC90均为0.064 mg/ml;电镜下观察经0.032 mg/ml RES处理的红色毛癣菌:菌丝出现明显的破坏性改变,表层有断裂皱褶,细胞质内多空泡,内含物流失,胞内出现大片空白区,结构凌乱无序;孢子内细胞核核膜不清,核质散乱;细胞器消失或皱缩.结论 白藜芦醇在较低浓度对红色毛癣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白藜芦醇对红色毛癣菌和烟曲霉菌抑菌作用比较
白藜芦醇
红色毛癣菌
烟曲霉菌
最低抑菌浓度
电镜
白藜芦醇对皮肤癣菌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白藜芦醇
表皮癣菌属
最小抑菌浓度
人角质形成细胞应对红色毛癣菌感染的差异表达基因
人工表皮
红色毛癣菌
核糖核酸-seq
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模型的构建
动物模型
红色毛癣菌
豚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藜芦醇对红色毛癣菌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红色毛癣菌 最低抑菌浓度 电镜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9.22|R446.65
字数 18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414.2012.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永军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80 333 8.0 15.0
2 王鑫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75 740 14.0 24.0
3 张瑞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29 128 7.0 10.0
4 付杰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3 4 1.0 1.0
5 李巍伟 1 1 1.0 1.0
6 薛文颖 沧州市中心血站检验科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藜芦醇
红色毛癣菌
最低抑菌浓度
电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双月刊
1671-7414
61-1398/R
大16开
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陕西省人民医院内
52-11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9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10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