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B3LYP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BaO、SrO与TiO2形成BaTiO3、SrTiO3及TiO2二聚形成Ti2O4的微观反应机理,获得了相应的中间体、过渡态及反应活化能.采用自然键轨道NBO方法分析了反应过程中各中间体和过渡态的成键情况、轨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原子的电荷.计算结果表明,形成BaTiO3、SrTiO3和Ti2O4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6.3、17.3和9.6 kJ/mol,TiO2形成二聚体活化能相对较小,从理论上解释了实验过程中观测到TiO2二聚体;但SrO、BaO和TiO2形成BaTiO3、SrTiO3的反应过程中,形成最初的稳定中间体时分别放热484.7和534.7 kJ/mol,且活化能较低,轨道间相互作用较强,静电引力作用显著,有利于SrTiO3和BaTiO3薄膜生长初期以TiO2为中心,结合BaO和SrO成核生长,从而有利予单元胞的进一步形成.
推荐文章
嵌埋Ni颗粒的BaTiO3/SrTiO3薄膜的相变特性
BaTiO3薄膜
纳米金属颗粒
高温X射线衍射
介电特性
弥散相变
稳定的SrTiO3陶瓷浆料的制备
SrTiO3
电空间稳定
分散剂
稀土掺杂对BaTiO3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钛酸钡(BaTiO3)
稀土元素
电阻率
介电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aTiO3和SrTiO3薄膜生长初期化学分子反应机理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无机材料 反应机理 BaTiO3 SrTiO3 TiO2二聚体
年,卷(期) 2012,(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8-1533
页数 分类号 O641.12
字数 38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56.2012.10.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春 四川师范大学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89 760 14.0 24.0
2 梁晓琴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39 149 7.0 10.0
6 张姝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56 308 10.0 15.0
7 黄平 四川师范大学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16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机材料
反应机理
BaTiO3
SrTiO3
TiO2二聚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相关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