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采用活细胞成像技术,观察血系单核细胞诱导形成破骨细胞的全过程,旨在进一步阐明破骨细胞血系起源的发生及其细胞动力学.方法:取成年SPF级纯种雄性SD大鼠1只,体重280 g,腹主动脉采血8ml,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在RANKL与M-CSF诱导下,分为例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组、噬骨试验扫描电镜观察组、活细胞成像组4组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组从培养开始,在数字显微成像系统下,每天观察记录1次;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组培养21 d作酶活性染色鉴定;噬骨试验扫描电镜观察组培养21d取出骨磨片作扫描电镜观察;活细胞成像组采用多点位缩时电影法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长达35 d的连续观察记录.结果:诱导培养2周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量多核细胞形成,外形呈圆形、梭形、扇形、椭圆形及不规则突起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绝大部分多棱细胞与单核细胞均呈阳性反应;骨磨片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较多骨吸收陷窝、坑洼及沟道,还有位于陷窝及沟道内正在行使骨吸收功能的破骨细胞;活细胞成像观察到起源于周围血的多核破骨细胞是由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与多核细胞及多核细胞之间相互融合而成,其细胞间的融合均发生在贴壁状态,显微缩时电影观察显示破骨细胞形态表现复杂多变.结论:大鼠周围血单核细胞在RANKL和M-CSF诱导下,可以向破骨细胞分化,形成具有骨吸收功能的多棱破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形成是发生在贴壁状态下多种形式的细胞融合过程,破骨细胞的粘附特性对其存活及功能发挥至关重要.破骨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其形态结构动态多变.破骨细胞不仅是一种多核细胞,还可能包括单核破骨细胞.破骨细胞通过融合形成多棱巨细胞的特性,可能是其适应功能需求与骨吸收效率的一种特殊生物学行为.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破骨细胞的血系起源学说,并为深入阐明破骨细胞的细胞动力学与细胞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新的实验研究依据.
推荐文章
体外大鼠成骨细胞对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培养
RANKL
M-CSF
破骨细胞抑制性凝集素胞外段可抑制骨髓干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
破骨细胞
外源凝集素类
重组蛋白质类
大肠杆菌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配体
骨髓细胞
小鼠
机械力对骨细胞诱导破骨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
MLO-Y4骨细胞
机械力
破骨细胞
白芍总苷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影响
白芍总苷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破骨细胞血系起源的活细胞成像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破骨细胞 起源 活细胞成像 血系 外周血单核细胞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7-323
页数 分类号 R329
字数 64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034.2012.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童培建 浙江中医药大学骨伤研究所 209 1896 23.0 32.0
2 肖鲁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骨伤研究所 164 1412 20.0 28.0
3 俞索静 浙江中医药大学骨伤研究所 19 133 7.0 11.0
4 吴承亮 浙江中医药大学骨伤研究所 49 383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2)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85)
192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破骨细胞
起源
活细胞成像
血系
外周血单核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伤
月刊
1003-0034
11-24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82-3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