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 观察年龄对法乐四联症患儿体外循环(CPB)期间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矫正法乐四联症的患儿24例,按年龄分为A组(年龄≤12个月)、B组(年龄>12个月但≤24个月)和C组(年龄>24个月但≤5岁),每组8例.麻醉诱导后即刻(CPB前)和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0 min后(CPB后)自颈内静脉抽血,采用池珠法测定凝血因子X、Ⅶ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同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及血小板计数,并用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检测激活凝血时间(SonACT)、凝集速率(Clot Rate)和血小板功能(PF).结果 3组间在CPB前的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PB后,与B、C组相比,A组的SonACT显著延长(P值均<0.01),PF显著增强(P值均<0.01),GMP-140水平显著降低(P值分别<0.05、0.01).与同组CPB前比较,3组在CPB后的凝血因子X活性均显著减弱(P值均<0.01),SonACT、PT、APTT均显著延长(P值分别<0.05、0.01),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P值均<0.01);A组和B组的凝血因子Ⅶ活性、B组的Clot Rate和PF、C组的PF均显著减弱(P值分别<0.05、0.01),B组和C组的GMP-140水平显著升高(P值分别<0.05、0.01).结论 CPB削弱了患儿的凝血功能.法乐四联症患儿CPB后的凝血功能与年龄有关,年龄≤12个月患儿的血小板反应性低于年龄>12个月的患儿.
推荐文章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体外循环的血液保护
法乐四联症
体外循环
血液稀释
成人法乐四联症根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法乐四联症
体外循环
成人
先天性心脏病
法乐氏四联症患者体外循环前放血和转流体会
体外循环
法乐氏四联症
红细胞压积
并发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年龄对法乐四联症患儿体外循环期间凝血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年龄 心肺转流术 血液凝固 先天性心脏病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小儿麻醉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4
页数 分类号 R72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美英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麻醉科 70 383 9.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年龄
心肺转流术
血液凝固
先天性心脏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