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验证经度、纬度和时差参数对AERMOD模式预测结果是否有影响,假设在某气象条件下存在一个点源,利用AERMOD模式计算该点源排放的污染物的浓度分布.保持气象条件和污染源参数不变,仅改变点源所在地的经度、纬度或时差,重新利用AERMOD模式进行了预测,比较预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经度、纬度和时差参数对白天时段行星边界层参数的计算值有影响,受影响的参数包括地表热通量、摩擦速度、Monin-Obukhov长度、对流速度尺度、温度尺度和混合高度.经度、纬度和时差的不同取值对AERMOD计算出的污染物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和浓度分布影响明显.根据AERMOD公式的描述和能量变化得出,经度、纬度和时差的改变引起了项目所在地白天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进而改变了地表热通量.地表热通量的改变,造成了行星边界层参数的变化,最终影响了浓度分布的计算值.
推荐文章
水陆设置对AERMOD模型预测的影响研究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AERMOD模型
水陆设置
土地利用类型
水面
陆地
EIAA和AERMOD大气预测模型应用对比分析
大气预测模型
EIAA模型
AERMOD模型
地表参数对AERMOD模型预测浓度精确度的影响
AERMOD
土地利用类型
地表反照率
波文比
地面粗糙度
AERMOD模型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AERMOD模型
扩散
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度、纬度及时差设置对AERMOD预测结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大气预测模型 AERMOD 经度 纬度 时差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8-1176
页数 分类号 X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有贤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 46 247 8.0 13.0
2 符辛竹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8 1.0 2.0
3 王小燕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境影响评价
大气预测模型
AERMOD
经度
纬度
时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学报
月刊
0253-2468
11-1843/X
大16开
北京2871信箱
82-62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60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817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