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崇尚自由的群体,渴望精神层面的交流和沟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进步,其日益成为大学生精神交往最为重要的手段.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进行精神交往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网上交友、游戏娱乐、实现自我.此外,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精神交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应当从提高大学生个人修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规范化管理等方面下手,内外结合,多管齐下,促进大学生精神交往健康发展.
推荐文章
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与引导
网络社会
大学生
公共意识
建设小康社会中大学生法治素质培养探析
小康社会
大学生
法治素质
培养
哲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交往方式的论析
哲学视角
大学生网络交往方式
价值评价
大学生网络使用及社会交往研究述评
大学生
网络使用
社会交往
网络素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精神交往探究
来源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网络社会 交往手段 精神交往
年,卷(期) 2012,(10) 所属期刊栏目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4
页数 分类号 G641
字数 517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涛 华南理工大学宣传部 31 377 11.0 18.0
2 陶韶菁 华南理工大学宣传部 17 112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7)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网络社会
交往手段
精神交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月刊
1009-2528
11-4062/G4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1层
82-183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6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632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