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是审美的存在者。人不仅观赏现成的自然,而且也观赏由他创造的“第二自然”——艺术。同是审美,这两种观赏活动的不同在于:“超时空”是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自然物则始终是存在于时空中的;在艺术审美中,欣赏者与艺术作品基本上是对立的,而在自然审美中,欣赏者与自然景物则基本上是融为一体的;在艺术审美中,欣赏者主要运用的是视。听两种感官,而在自然审美中,往往是人的整个感性存在的投入;艺术审美必定是“移情”的,而自然审美则可“移情”可不“移情”。艺术审美常需知识的介入,而自然审美则否。设计产品,也需要我们以艺术视角关照;有的也以自然形态出现(如园林)需要我们有欣赏自然的心态。
推荐文章
论艺术创造及审美与艺术教育之关系
艺术创造
艺术审美
艺术教育
艺术家
艺术审美群体
公益广告的艺术审美价值分析与解读
公益广告
艺术审美
价值分析
现当代古彩艺术的审美与创新
古彩
陶瓷艺术
审美
创新
浅析陶瓷艺术的审美意识
陶瓷艺术
审美意识
与时俱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然审美与艺术审美之一般比较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上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艺术审美 自然审美 “第二自然” 艺术作品 欣赏者 存在方式 自然景物 感性存在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审美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B83-0
字数 629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成穷 27 49 4.0 6.0
2 成璨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艺术审美
自然审美
“第二自然”
艺术作品
欣赏者
存在方式
自然景物
感性存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上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77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83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