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长×大白猪为对照,对野莱(长白山野猪×莱芜猪)F1代猪的肉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野莱F1代猪肉的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滴水损失、熟肉率、剪切值和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优于对照;野莱F1代猪肉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野莱F1代猪肉的肌纤维比对照细,肌小节比对照长(P<0.01);除脯氨酸外,野莱F1代猪肉的其他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半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及肌苷酸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因此,野莱F1代猪肉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均比长×大白猪好.
推荐文章
野菜F1代猪胴体品质、肉质性状和肌内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野猪
莱芜猪
胴体品质
肉质性状
脂肪酸组成
长白山野猪不同杂交组合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研究
杂交组合
生长性能
胴体品质
长白山野猪
长白山野猪和东北民猪骨骼肌组织学特性比较
长白山野猪
东北民猪
肌纤维直径
肌纤维密度
猪肌肉组织MDH和LPL基因表达与肌内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关系的研究
肌内脂肪含量
脂肪酸组成
MDH mRNA
LPL mRNA
发育性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野莱(长白山野猪×莱芜猪)F1代肉质特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长白山野猪 莱芜猪 野莱F1代 肉质 脂肪酸 氨基酸 肌小节
年,卷(期) 2012,(10) 所属期刊栏目 动物气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1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S828.6
字数 528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逊河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65 503 11.0 20.0
2 王倩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35 341 10.0 17.0
3 王宪龙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9 29 4.0 5.0
4 武道留 10 55 3.0 7.0
5 祝仁铸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7 61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10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白山野猪
莱芜猪
野莱F1代
肉质
脂肪酸
氨基酸
肌小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学报
月刊
1001-8581
36-1124/S
大16开
南昌市莲塘江西农业科学院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42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77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