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收集资料、实地调查、田间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引黄泥沙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黄河三角洲引黄泥沙资源化利用的总体思路,并依据地形、土壤、水沙资源条件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状,提出了4种引黄泥沙资源化利用模式:多沙沉沙区减沙输沙模式、浑水灌溉区泥沙利用与动态调控模式、缺沙少沙盐碱区客沙改土利用模式、局部低洼盐碱区放淤改土利用模式.
推荐文章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黄河三角洲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泥沙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泥沙
生态
治理措施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生态足迹分析
珠江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
生态足迹
社会经济
黄河三角洲湿地利用与影响因素分析
湿地
水文生态系统
影响因素
黄河三角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三角洲引黄泥沙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泥沙资源化利用 泥沙适应性管理 土壤改良 引黄灌区 黄河三角洲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灌溉·供水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2
页数 分类号 TV93|TV882.1
字数 62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2.02.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毛伟兵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28 235 10.0 14.0
2 庞启航 9 22 3.0 4.0
3 孙玉霞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20 159 7.0 12.0
4 刘静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29 330 10.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145)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泥沙资源化利用
泥沙适应性管理
土壤改良
引黄灌区
黄河三角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