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全新分子实体作为新药的研发是一个长期的创新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转换研究可以将新候选药物分子的基础实验室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评价和临床应用广泛联系在一起,建立新的开发模式,进而缩短研发周期和加快向临床推广速度.在全新研发过程和临床试验中,药物代谢和药物处置的属性特征(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是用以评价候选药物成药可能性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整个全新的研发模式里,药代动力学研究对于全新分子实体在转换研究过程中的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实验室到临床,从临床到市场的转换研究方式对于提高效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其中每一步都涉及大量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某一种化学实体成药可能性、早期失败、早期出局等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因此,药代动力学评估在药物发现、设计、研发过程中对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并进一步获得安全有效的药物有重要价值.
推荐文章
群体药代动力学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
药代动力学
群体药代动力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
数学模型
固定效应
抗癫痫新药托吡酯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
托吡酯
癫痫
药代动力学
创新药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申报资料的探讨
创新药
群体药代动力学
模型化和仿真
协变量分析
研究报告
中、西药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药代动力学
中药
药物相互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药代动力学在新药成药性转换医学研究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科技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创新药物 成药性 转换研究 关键路径计划 药代动力学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文章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1
页数 分类号 R96
字数 67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2.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昌孝 天津药物研究院新药评价研究中心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75 3210 30.0 5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6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创新药物
成药性
转换研究
关键路径计划
药代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技导报
半月刊
1000-7857
11-1421/N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87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26
总下载数(次)
48
总被引数(次)
6891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