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的母亲告诉我,建国初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生活水平不高,物质比较匮乏,买东西还得凭各种票证。那时候走亲访友带上一小袋米面,一小包糕点或者一块布料,就算是最好的礼物了;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时候,还流行过送红宝书,毛巾,茶缸等日用品,而且,毛巾和茶缸上还印有革命标语。那时候大家都不富裕,人们之间的关系也相对单纯,
推荐文章
"送礼"广告的文化意义解读
'送礼'广告
权力话语
文化意义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点滴做法
小学作文
生活化
策略探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送礼,缩印生活的点滴
来源期刊 检察风云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生活水平 送礼 五六十年代 建国初期 70年代 60年代 红宝书 日用品
年,卷(期) 2012,(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6
页数 1页 分类号 D232
字数 200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活水平
送礼
五六十年代
建国初期
70年代
60年代
红宝书
日用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检察风云
半月刊
1005-5444
31-1658/D
16开
上海市
4-518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2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4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