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古典诗歌的强烈主体性特征,决定了诗歌鉴赏过程中阅读者与文本主体间的主体问性的存在与对话性存在的事实。也即,更多作为一个情感意绪的载体,而不是社会普遍价值观的载体,古典诗歌抒情主人公强烈的个体性产生了莫大的接受困境,因而,在与之对话的时候,我们就必须以古典诗歌独特的精神建构为旨要,切近诗歌的内质。
推荐文章
古诗鉴赏的方法和步骤探究
古诗教学
鉴赏
方法
例谈学生自主鉴赏古诗词
自主鉴赏
四步法
古诗词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析
高中语文
古诗词
鉴赏教学
古诗鉴赏解题的几点注意事项
古诗鉴赏
解题
注释
题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诗鉴赏法门举隅
来源期刊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古诗鉴赏 中国古典诗歌 法门 主体性特征 抒情主人公 诗歌鉴赏 精神建构 性存在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阅读指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1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33
字数 37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498.2012.07.02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诗鉴赏
中国古典诗歌
法门
主体性特征
抒情主人公
诗歌鉴赏
精神建构
性存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899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