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的供氧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同时采用呼吸系统供氧(常规吸氧)和血液循环系统供氧(静脉输液携氧液)即双途径供氧法同时给予机体供氧,以更有利于组织细胞缺氧状态改善.本组429例急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219例,对照组210例,两组常规救治措施相同,仅供氧方法不同.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6.3%、9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证明双途径供氧法具有快速、简便、安全、效果佳、价廉、无需特殊设备,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尤适于基层医疗单位.
推荐文章
体外循环中空气法胃粘膜pH值与氧供氧耗的变化
体外循环
空气法胃张力
胃粘膜PgCO2
胃粘膜pH值
氧供
氧耗
纳雍红茶发酵供氧问题探讨
红茶发酵
发酵室
供氧充足
供氧不足
青藏铁路客车供氧系统
青藏铁路客车
供氧系统
制氧机
氧浓度
矿用救生舱供氧系统设计
救生舱
压风供氧
高压压缩氧气供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供氧法-双途径供氧法
来源期刊 中外医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供氧方法 双途径供氧法 新方法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综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6-157
页数 分类号 R1
字数 13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6805.2012.03.1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玲 2 1 1.0 1.0
2 周承民 1 0 0.0 0.0
3 赵海举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供氧方法
双途径供氧法
新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医学研究
旬刊
1674-6805
23-1555/R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14-8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5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4470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