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观察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三龄幼虫经针刺体壁诱导48 h后的血淋巴在不同pH琼脂平板上对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 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效果,以及经不同pH缓冲液处理后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丝光绿蝇幼虫经针刺诱导后48 h的血淋巴在pH 6.0、6.5的琼脂平板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较大较清晰,随pH增加抑菌环直径减小.在piH 6.0时,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环直径最大,随pH增加抑菌环直径减小.用pH 6.0的缓冲液稀释处理血淋巴时,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环最大,用pH 9.0缓冲液稀释后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环最小.说明丝光绿蝇幼虫经针刺体壁诱导产生的抗菌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具有更强的抑菌活性.
推荐文章
丝光绿蝇抗菌物质针刺诱导及其性质研究
丝光绿蝇
抗菌物质
针刺诱导
芽孢杆菌LP-3抗菌物质的初分离及抑菌活性测定
芽孢杆菌
抗菌物质
萃取
抑菌活性
丝光绿蝇幼虫油脂提取方法的响应曲面优化
丝光绿蝇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
浸提法
响应曲面
理化性质
美洲大蠊抗菌物质的诱导与提取
美洲大蠊
血淋巴
抗菌物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丝光绿蝇幼虫血淋巴中抗菌物质的抑菌活性
来源期刊 湖北农业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 抗菌物质 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0-1802
页数 分类号 R382.3
字数 25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39-8114.2012.09.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兵红 新乡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72 395 11.0 15.0
2 杨小林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36 227 8.0 14.0
3 张佑宏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11 27 3.0 4.0
4 孙斐 新乡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17 66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
抗菌物质
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农业科学
半月刊
0439-8114
42-1255/S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38-21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68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8410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