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海南站数字测高仪在2002年太阳活动高年观测到的偶发E层(Es)临界频率( foEs)数据,统计分析了Es层foEs的逐日分布、日中值日变化和日发生率分布特性.结果表明(1)绝大部分临界频率foEs值小于10 MHz,foEs大于10 MHz的情况仅在夏季出现较多;(2)foEs日中值从7点左右开始迅速升高,在10点左右达到极大值,并一直维持到14点左右,之后缓慢下降;(3)Es层发生率在夏季最高,其次是秋冬季,最低为春季.分析表明,风剪切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Es日中值日变化,但却不能充分解释Es发生率及foEs大于10 MHz的分布特性.还需考虑太阳辐射水平等因素对foEs分布的影响.这些结果对于低纬电离层Es不规则体的变化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推荐文章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重构区域电离层临界频率分布
人工神经网络
临界频率
重构
BP算法
拉萨地区电离层长期变化特性研究
拉萨
电离层
日变化
季节变化
海南地区电离层Es特性研究
海南地区
偶发E层(Es)
逐年变化
季节变化
电离层变化规律及其对电波传播影响分析
电离层
临界频率
电波传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阳活动高年海南地区电离层Es临界频率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低纬电离层 不规则体 偶发E层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天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96-1998
页数 分类号 P352.5
字数 22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815.2012.09.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建魁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2 167 9.0 11.0
2 王国军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7 152 8.0 10.0
3 王霄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4 109 6.0 9.0
4 王胜国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纬电离层
不规则体
偶发E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