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追求正义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在社会基本结构中,经济体制处于基础地位。不管是在《资本论》一书中,还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都十分重视社会经济体系对人们的明显作用,并且揭示了经济正义特别是分配正义在社会正义的基础地位。政治自由和思想自由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弊病是社会经济方面在分配上的不平等日益扩大。根据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坚决反对从抽象的正义原则出发,主张从现实的经济关系出发去批判现存资本主义社会中分配制度的非正义性。
推荐文章
浅析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
阶级性
人民性
中国化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几点看法
竞争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福利资本主义
发展进程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视角浅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按劳分配
内涵
实现条件
历史进步意义
局限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
来源期刊 知识经济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生产方式 剩余价值 特点
年,卷(期) 2012,(22) 所属期刊栏目 社会发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5
页数 2页 分类号 F124.7
字数 253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文利 22 1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产方式
剩余价值
特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知识经济
半月刊
1007-3825
50-1058/F
16开
重庆市
78-94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720
总下载数(次)
72
总被引数(次)
553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