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健康志愿者分成20~39岁组、40~59岁组、60~85岁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第一次、第五次远程肢体缺血5分钟后颈内动脉(ICA)和椎动脉(VA)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变化。结果第1次肢体缺血(LI)后,三组中VA的PSV、EDV和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升高;第5次LI后60~85岁组中VA的PSV、EDV增加。结论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能增加VA血流。该方法安全无创、简单易行。
推荐文章
缺血预适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损伤的影响
四肢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大鼠,Wistar
远程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适应,C/EBP同源蛋白
肢体缺血后适应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耐受
肢体缺血后适应
热休克蛋白质70
小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对脑血流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 脑血流 影响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5-309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22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1673-9248.2013.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庆兵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12 32 4.0 5.0
2 吴怀国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8 29 3.0 5.0
3 王书培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 31 3.0 5.0
4 江艳柳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 21 3.0 4.0
5 张璐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
脑血流
影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双月刊
1673-9248
11-9131/R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政楼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