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周行功的故事,是20世纪40年代国共相争氛围下的一个重要宣传案例。自从这个故事报道问世后,以其为典型案例的"国民党统治下科学家的悲剧"便不断被各种文化载体再生产并广泛传播,一直绵延至今。虽然这一故事的内容与原型史实之间落差巨大,但并不影响"新闻通讯"与"文学产品"互相复制,进而为塑造国民的"历史记忆"服务。这个故事从谣言到新闻再到文学,最终进入历史,这种信息的扭曲、放大、复述过程,也是中国人的历史知识或国民历史记忆的生产过程。也正因为构成国民历史记忆的"知识"往往脱离基本史实,20世纪中国人的文化价值也可能因此发生潜在的扭曲变化。这个案例也可以让我们对20世纪文学与历史、政治之间纠缠不清的复杂谱系有所了解。
推荐文章
苹果体系首席科学家深入果园调研
科学家
苹果
调研
果园
产业技术
栽培情况
矮化砧木
陕西省
科学家构建出零折射率“超材料”
折射率
科学家
传播媒介
材料
物理学家
纳米结构
科研团队
完全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科学家的悲剧”:周行功故事的生产、传播与记忆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周行功 记忆 故事 传播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9
页数 24页 分类号 G27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筱才 9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周行功
记忆
故事
传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