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原文摘编】我国中小学的家长委员会,目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并非家长民主选举产生,由此家长委员会的委员代表性弱:二是家长委员会未能独立运行,而是在学校“指导”下开展工作。这不是由于家长的参与意识不够造成的,而是强势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不放权所致。
推荐文章
中小学校放学家长接送概率建模分析
交通行为
logsitic模型
SAS软件建模
接送概率
影响因素分析
漯河市2005年部分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贫血
中小学生
流行病学调查
基于Android的中小学教育"毅学"APP设计
中小学生
学习计划
学习效率
Android应用
关于中小学生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分析
中小学生
包茎
包皮过长
普查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怎样才算“有意思”
来源期刊 福建教育:小学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委员会 中小学 家长 参与意识 教育部 学校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
页数 1页 分类号 G4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委员会
中小学
家长
参与意识
教育部
学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教育
周刊
0427-7058
35-1017/G4
16开
福州市鼓屏路162号
34-1 34-26 34-123 34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477
总下载数(次)
94
总被引数(次)
30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