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蜀中”即指傅抱石居重庆之时,就是所谓的金刚坡时期。画面衍发自诗意,只见小桥横跨峡谷,下临瀑布,峭壁耸立两旁。诗人与友人相晤桥上,僮仆携琴随侍在侧。他以湿墨混融花青,敷水特多,树丛看来如雨过尚饱含水分,令画面见苍郁润泽,点出了诗句中“新晴”之意。
推荐文章
论明代青花瓷画与国画“携琴访友图”的区别与联系
青花瓷画
国画
携琴访友图
区别
联系
『素琴』与『丝竹』
刘禹锡
素琴
丝竹
电子琴教学走进音乐课堂
电子琴
教学方法
作用
傅抱石美术遗产艺术价值的设计学应用
抱石文化
美术遗产
艺术价值
设计启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傅抱石《携琴过绿阴》
来源期刊 收藏.拍卖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傅抱石 画面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19
页数 1页 分类号 J20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傅抱石
画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收藏.拍卖
月刊
1672-6928
44-1590/G0
大16开
广州市珠江新城华利路19号远洋明珠大厦4
46-281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0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