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球窝结构对U型通道传热和阻力特性的影响,U型通道的一侧布置了球窝结构;采用SST k-ω和大涡模拟(LES)湍流模型,对不同Re下的球窝强化传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U型通道中第2列通道传热系数明显大于第1列通道,180°转弯角附近存在明显的二次流现象且传热系数较高;球窝结构的引入能明显强化U型通道的传热性能,球窝表面的平均Nu沿着流动方向逐渐减小,经过180°转弯角后急剧增大,球窝结构强化传热带来的压力损失非常小,几乎与光滑通道相当;RANS方法计算出的球窝表面Nu要大于LES方法的时均结果,相比LES方法,RANS方法判断的球窝腔内再附点更加靠近上游.
推荐文章
球窝/球凸结构下的U型通道蒸汽冷却性能
球窝/球凸
U型通道
蒸汽冷却
换热系数
数值模拟
不同球窝/球凸结构的旋转矩形通道传热及阻力特性研究
球窝/球凸
旋转矩形通道
传热特性
阻力特性
微通道中球窝/球凸强化传热特性研究
微通道
球窝
球凸
数值模拟
传热
蒸汽冷却厚壁通道传热性能的耦合传热研究
带肋通道
蒸汽冷却
传热性能
耦合传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布置球窝的U型冷却通道传热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球窝 U型通道 大涡模拟 传热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13
页数 6页 分类号 V21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52/xjtuxb2013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荻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72 573 13.0 19.0
2 谢永慧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90 703 15.0 21.0
3 申仲旸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6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球窝
U型通道
大涡模拟
传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