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采用标准k-ω湍流模型研究了球窝/球凸结构下U型通道内蒸汽的传热与阻力特性,计算、分析了雷诺数为1×104~5×104、来流温比为0.79~0.93、出口压力为0.5~3 MPa时通道内的流动与传热性能,获得了拟合的传热关联式,对比了蒸汽与空气冷却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雷诺数增加在提升总体传热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流动阻力系数;来流温比增大对强化传热的作用并不明显,但可以有效降低流动阻力损失;提高出口压力可以有效增强传热效果,但大大增加了流动阻力;出口压力为1.5~2 MPa、来流温比为0.84~0.88时蒸汽冷却参数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综合换热效果;与空气相比,蒸汽的热物性更容易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导致传热增强系数的变化较大,此时雷诺数的变化对传热增强系数的贡献并不显著;拟合的传热关联式可以准确预测通道内蒸汽冷却换热系数.
推荐文章
布置球窝的U型冷却通道传热性能研究
球窝
U型通道
大涡模拟
传热
微通道中球窝/球凸强化传热特性研究
微通道
球窝
球凸
数值模拟
传热
不同球窝/球凸结构的旋转矩形通道传热及阻力特性研究
球窝/球凸
旋转矩形通道
传热特性
阻力特性
球凹平板冲击冷却性能的数值研究及结构改进
冲击冷却
球凹平板
强化换热
数值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球窝/球凸结构下的U型通道蒸汽冷却性能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球窝/球凸 U型通道 蒸汽冷却 换热系数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9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47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52/xjtuxb201509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亮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76 653 14.0 21.0
2 杜长河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3 53 5.0 6.0
3 李森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2 250 5.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球窝/球凸
U型通道
蒸汽冷却
换热系数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