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植株茎叶茸毛在抗逆性所起的作用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以多毛辣椒(Capsicum annuum L.)PM702和无毛甜椒(C.annuum L.)FS871为双亲构建的F9代重组自交系(RILs)为实验材料,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双亲对主茎和叶片表面茸毛密度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辣椒主茎表面茸毛密度分布符合E-2-3模型,即受2对连锁的主基因控制,并有多基因的修饰.2对主基因以加性效应为主.主基因遗传率为53.00%,多基因遗传率为25.30%.两基因座间的重组率r=0.6226.叶片正面茸毛密度分布符合E-1-7遗传模型,即受2对具有互补作用的主基因控制,并有多基因同时起作用.主基因以加性效应为主,并有互作.主基因遗传率50.65%,多基因遗传率8.86%.结果为抗逆甜辣椒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辣椒茸毛性状的遗传研究和基因定位
辣椒
茸毛
遗传
基因定位
大豆叶面茸毛密度和长度的QTL定位
大豆
茸毛密度
茸毛长度
QTL定位
长脖黄×大叶密合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烟草
重组自交系
农艺性状
遗传分析
应用极大似然法分析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株高与主茎节数的主基因遗传效应
大豆
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
主基因
分离分析
极大似然估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野生辣椒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茎和叶片表面茸毛密度的遗传分析
来源期刊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辣椒 茸毛密度 主茎 叶片 遗传分析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7-41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36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968.2013.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耿三省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农业部 32 306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辣椒
茸毛密度
主茎
叶片
遗传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月刊
1674-7968
11-3342/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楼1053室
2-36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03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