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豆是全球最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探讨大豆籽粒吸胀前后的外形变化对于揭示不同品种的籽粒吸胀特性、播种墒情选择和品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41个大豆品种(系)做试材,测定种子吸胀前后籽粒重量、粒体积(按排水量计)、粒长、粒宽和粒厚变化,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试验结果显示:1) 吸胀前后试验材料间籽粒特性差异明显,其中吸胀前后粒体积的变异系数最高,粒长和粒厚变异系数较小,而粒宽变异系数增加明显。2) 大豆籽粒吸胀前后所有籽粒性状(粒重、粒体积、粒长、粒宽和粒厚)间的简单相关系数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偏相关分析显示,只有粒重与其他籽粒性状的偏相关系数都表现显著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粒长 >粒厚 >粒宽;而粒体积与粒长、粒宽和粒厚的偏相关不显著;粒厚与粒宽的偏相关系数基本保持稳定(低负相关)。粒长与粒宽和粒厚的偏相关性在籽粒吸胀前后存在差异:吸胀前粒长与粒宽显著而与粒厚不显著,籽粒吸胀后恰好相反。不同材料吸胀前后籽粒性状比及其相关系数也反映了同样的趋势。3) 大豆吸胀后粒重平均增加2.03倍,粒体积增加2.37倍,粒长增加1.71倍,粒宽和粒厚1.15倍。籽粒长宽厚比值由吸胀前的1.34:1.16:1变为1.98:1.16:1。4) 吸胀前后的粒重都可以用粒体积进行线性模拟。吸胀前的大豆粒重和粒体积也可用粒宽进行线性模拟,而吸胀后大豆粒重和粒体积可用粒长进行线性模拟,并且籽粒吸胀前的模拟效果要优于吸胀后的。5) 根据籽粒吸胀前后的粒形变化,将41个大豆材料Cluster聚类为9个小类。综合来看,大豆吸胀前后籽粒外形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外形指标中粒长的变化尤其明显,粒宽和粒厚的相对变化很小。粒重与粒体积相关性最大,粒重和粒体积的模拟在籽粒吸胀前后所选的籽粒外形指标不�
推荐文章
超甜玉米种子低温吸胀的生理生化变化
超甜玉米
种子
低温吸胀
发芽率
生理生化变化
四肢骨折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与局部微循环指标的变化研究
四肢骨折
骨代谢指标
局部微循环指标
变化
断奶前后母马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断奶
应激
生化、激素指标
母马
苗期喷施草甘膦对大豆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苗期
草甘膦
大豆
生理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豆吸胀前后籽粒外形指标的变化
来源期刊 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豆 籽粒形状 吸胀吸水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80
页数 8页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得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0 603 9.0 20.0
2 周和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4 1.0 2.0
3 刘艺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
籽粒形状
吸胀吸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科学
月刊
2164-5507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82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