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与新文化运动相对的另一向度的学衡派,一直被冠以'文化保守派'之名,随着社会语境的转变,对学衡派'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理论做历史理性主义之外的探讨,客观评价其为在更高视点上融通中西文化建立具有世界性永恒价值的文化体系的努力,挖掘其所坚持的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阐述其先行的对科学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盛行导致的人文精神的衰落的反思等,无疑是具有现代性理论意义的。
推荐文章
试论皖派学人对张惠言词学观的影响
皖派学人
常州词派
张惠言
影响
论"学"与"技"的关系
中体西用
基于火神派扶阳理论探讨黄疸阴黄论治特色
黄疸
阴黄
郑钦安
扶阳理论
学术思想
论治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也论学衡派的“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来源期刊 中外文论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学衡派 文学批评 传统文化 理想人格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4-27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I206.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建高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 24 4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学衡派
文学批评
传统文化
理想人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文论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