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与中国传统小说相比,晚清小说有着巨大的空间表现。首先,凸显了新型的城市形象,一方面通过细致的描摹构建出上海这一现代中国都市;而另一方面,《老残游记》中的山东县城则作为非口岸城市成为帝国晚景的诗意表现,这样的双城记更能代表晚清小说完成的城市空间。其次,晚清小说人物有着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在人物的脚步行迹中,可以描画出一幅并不均衡的地图。小说急切地描摹各种重复堆积的官府、宅院、客栈、妓院及其中的动乱、丑闻和危机,这种地平线上的社会学情景,最终呼唤出一种同时性的、水平的、世俗的空间形态,并名之为中国。
推荐文章
“内部工程社会学”与“外部工程社会学”--建构工程社会学体系的一种尝试
内部工程社会学
外部工程社会学
工程域
工程社区
鄂东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社会学意义
鄂东南
传统村落
社会学
街巷空间
“海洋世纪”的环境社会学阐释
海洋世纪
环境社会学
社会原因
社会影响
社会学意义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社会化
功能论
符号互动论
冲突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城之辩与“社会学的情景”——晚清小说的空间意义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空间 城市 晚清小说 社会学情景 国族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190
页数 20页 分类号 I207.4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宏峰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43 101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空间
城市
晚清小说
社会学情景
国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