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甲醛(POM)/可反应性纳米二氧化硅(RNS)复合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RNS对聚甲醛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分别用修正Avrami方程的Jeziorny法和Mo法研究了POM及其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描述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RNS的加入对POM结晶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使得复合材料在较高的温度下即开始结晶,同时RNS又具有抑制结晶的作用,使得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φ降低,半结晶时间t1/2增大.Avrami指数n有所降低,说明RNS改变了POM的结晶和生长过程.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结果表明,POM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也有所增加,Tg向高温方向移动,说明RNS与POM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
推荐文章
PP/PP-g-NH2/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
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结晶动力学
成核活性
PA6/EP复合材料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研究
环氧树脂
尼龙6
复合材料
非等温结晶
碳纤维/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碳纤维
MC尼龙6
原位复合材料
非等温结晶
动力学
纳米SiO2/P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纳米SiO2
表面改性
增强
增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甲醛/可反应性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及动态力学性能
来源期刊 中国塑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甲醛 纳米二氧化硅 非等温结晶 动态力学分析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性能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Q326.51
字数 442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治军 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15 5372 34.0 55.0
2 张予东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8 259 9.0 13.0
3 徐翔民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14 70 5.0 8.0
4 万榕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 17 2.0 4.0
5 郭莉萍 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31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甲醛
纳米二氧化硅
非等温结晶
动态力学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塑料
月刊
1001-9278
11-1846/TQ
16开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1号
82-371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74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