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1920年代关于《大乘起信论》真伪及其价值问题的争论,是近代佛学讨论的焦点问题。梁启超热情地肯定《起信论》为中国人所作,为中印文化的结晶,是人类最高智慧的产物。《起信论》“一心开二门”的思想对任公的哲学思想影响甚巨,他先后以此评论过康德的“真我”与现象之我、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宋儒义理之性/气质之性、老子的道论等等。不可否认,这些比附有种种牵强附会之处,相互之间可能会造成某种遮蔽,而不是澄明。但不得不承认,“一心开二门”的理论不失为一种有着普遍适用性的“公共哲学模型”,所以梁启超常用之分析一切带根本性的哲学问题。任公把“一心开二门”作为根本的哲学方法来解释康德和儒学,这对现代新儒家特别是牟宗三有着深远的影响。
推荐文章
梁启超的文化史研究述评
梁启超
文化史
思想
理论
述评
论日常"他心"认知 ——兼及与哲学"他心"问题的差异
心灵哲学
"他心"问题
心理理论
他心的直接感知理论
中西医理论结合与统一的哲学浅析
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
西医学
哲学理论
张岱年先生"一本多级"命题探析
张岱年
本体论
人生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心开二门”--梁启超论中西哲学述评
来源期刊 哲学门 学科
关键词 真如 无明 康德 善恶 有无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7-201
页数 15页 分类号
字数 945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翟奎凤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15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真如
无明
康德
善恶
有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哲学门
不定期
978-7-301-18327-4/B?0951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