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对鲁西煤矿极近距离下分层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计算得出3上 107工作面煤厚2.3m,裂隙发育高度33.6 m,3下 107工作面煤厚3.42 m,裂隙发育高度39.4 m;现场实测结果表明下分层开采后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为41.51 m,下分层开采后裂缝带发育高度增加较少;3上 107工作面导水裂缝带发育类比高度值降低了4.33 m,随着工作面停采时间的增大,采动裂隙尤其是上部的微小裂隙会部分闭合,导致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有所降低.
推荐文章
极近距离老空水下薄煤层联合开采探测研究
老空水
联合开采
安全性评价
点安全度
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方法概述
导水裂隙带
经验公式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现场实测
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扩切巷与支护方式
极近距离煤层
采空区下
扩切巷
支护
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瓦斯运移规律数值分析
上保护层
采动裂隙
瓦斯运移
应力分布
数值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极近距离下分层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
来源期刊 煤矿安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极近距离开采 导水裂隙带 数值模拟 采动裂隙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4
页数 分类号 TD32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峰 4 19 2.0 4.0
2 孔杰 4 27 3.0 4.0
3 蒋升 3 45 3.0 3.0
4 孙熙震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9 51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19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1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极近距离开采
导水裂隙带
数值模拟
采动裂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矿安全
月刊
1003-496X
21-1232/TD
大16开
辽宁省抚顺市经济开发区滨河路11号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289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73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