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识别大孔道具有经济适用、简捷快速的优势,但是其指标的选取及评价体系的建立会直接影响识别结果的准确性。综合考虑油藏特点及资料的可获取程度,优选9种影响大孔道形成的静态指标与9种表征大孔道形成的动态指标,并充分利用油藏实际数据确定各指标的界限,建立了基于生产实际的大孔道模糊识别模型及其评价体系。通过对比大孔道模糊识别模型的识别结果与示踪剂解释结果,发现符合率大于80%,说明建立的方法体系可靠程度高、适用性好。
推荐文章
测井资料识别大孔道的方法研究
大孔道
测井资料
识别方法
同位素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港西地区新近系储层大孔道识别中的应用
测井解释
水驱油藏
大孔道
模糊识别
测井曲线
流体性质
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定性识别新方法研究
大孔道
定性识别
层次分析法
灰色关联法
利用注水剖面测井资料识别大孔道的方法研究
注水剖面
大孔道
注水开发
同位素示踪
生产测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生产实际的大孔道模糊识别模型及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钻采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大孔道识别 评价体系 模糊综合评判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开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9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43
字数 304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冰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8 145 8.0 11.0
2 涂彬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5 115 6.0 10.0
3 贾云林 4 6 2.0 2.0
4 刘月田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52 502 12.0 20.0
5 吴清辉 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钻采工程研究院 21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18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孔道识别
评价体系
模糊综合评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钻采工艺
双月刊
1000-7393
13-1072/TE
大16开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0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