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Cross提出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测井、岩心等资料,对油砂山油田上干柴沟组进行分析,将上干柴沟组地层划分为15 ~ 20个短期旋回、6个中期旋回和1个长期旋回.分析了各级次旋回内部沉积相特征及演化规律,建立了全区以中期基准面升、降半旋回相域为等时地层单元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以此为指导精细刻画了上干柴沟组地层的砂体展布情况,指出长期基准面上升早期和下降晚期及三角洲体系为砂体发育的最有利部位.
推荐文章
柴达木盆地西部上干柴沟组上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柴达木盆地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储层预测
测井资料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测井相分析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地层对比
柴达木盆地大煤沟侏罗系剖面高分辨率含煤层序分析
柴达木盆地
侏罗系
层序地层
地层划分
聚煤作用
川西邛崃-蒲江蓬莱镇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层序地层学
高分辨率
晚侏罗世
韵律层
前陆盆地
四川盆地
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上干柴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来源期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油砂山油田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上干柴沟组 基准面 地层格架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沉积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121.3
字数 632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军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74 341 9.0 15.0
2 林益康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27 1.0 4.0
3 廖春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7 16 3.0 3.0
4 周斌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10 2.0 3.0
5 周金应 壳牌中国勘探与生产有限公司成都办事处 2 5 1.0 2.0
6 桂碧雯 2 5 1.0 2.0
7 刘青文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58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砂山油田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上干柴沟组
基准面
地层格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季刊
1009-3850
51-1593/P
16开
四川成都一环路北三段2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