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子宫破裂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2例妊娠期子宫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子宫破裂的发生率为0.09% (12/12 697).12例患者中,10例经产妇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1例初产妇为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瘢痕子宫妊娠,1例初产妇无特殊病史;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不一,3例患者表现为持续性腹痛,3例患者表现为不规律下腹痛,1例合并不孕病史,其他患者无明显症状;其中10例子宫破裂为不全子宫破裂且为术中诊断,2例为完全子宫破裂,术前经B超诊断.结论 瘢痕子宫是子宫破裂最常见的原因,应努力控制初产妇的剖宫产率,并提高诊治子宫破裂高危患者的能力.
推荐文章
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14例临床分析
妊娠期
分娩期
子宫破裂
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20例临床分析
子宫破裂,原因
预防
治疗
子宫破裂24例临床分析
子宫破裂
瘢痕妊娠
瘢痕子宫
风险
妊娠期子宫破裂四例误诊分析
子宫破裂
妊娠期
误诊
先兆早产
胎盘早剥
阑尾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妊娠期子宫破裂12例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子宫破裂 瘢痕子宫 剖宫产率 临床特征 预防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1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3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861.2013.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596 4427 29.0 45.0
2 张晓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122 1502 20.0 35.0
3 刘国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72 370 11.0 18.0
4 王山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125 1202 19.0 31.0
5 高福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7 29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7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破裂
瘢痕子宫
剖宫产率
临床特征
预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双月刊
1672-1861
11-496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80-28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7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69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