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方法[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 cytome(CBMN-cyt) assay] 评价三溴乙酸的遗传毒性.[方法]以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为受试细胞,分为2组.一组暴露于终浓度分别为0(阴性对照)、7.81、15.62、31.25、62.50、125.00、175.00、250.00 μg/mL的三溴乙酸溶液24h,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并计算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dose,LC50);另一组暴露于终浓度分别为0(阴性对照)、31.25、62.50、125.00、175.00μg/mL的三溴乙酸溶液24h,并设阳性对照(终浓度为0.10μg/mL丝裂霉素C),采用CBMN-cyt试验检测遗传毒性. [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31.25、62.50,125.00,175.00,250.00μtg/mL三溴乙酸染毒组L5178Y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三溴乙酸染毒浓度的升高,L5178Y细胞的存活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P<0.01).三溴乙酸对该细胞的LC50为135.7μg/mL.与阴性对照比较,125.00、175.00 μg/mL三溴乙酸染毒L5178Y细胞的微核率均升高,各浓度三溴乙酸染毒L5178Y细胞的核质桥率也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浓度三溴乙酸染毒L5178Y细胞的核芽率和核分裂指数(nucleus divided index,NDI)无显著改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随着三溴乙酸染毒剂量的升高,L5178Y细胞的微核率、核质桥率、核芽率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0.01). [结论]三溴乙酸的遗传毒性,可能与染色体损伤、DNA错误修复、染色体重组或端粒末端融合损伤有关.
推荐文章
镍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
遗传毒性
微核
有丝分裂指数
染色体畸变
蚕豆
氯酸钾污染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
氯酸盐
蚕豆根尖微核技术
遗传毒理
污染生态
解酒灵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评价
解酒灵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3种重金属的遗传毒性
重金属
蚕豆
微核率
有丝分裂指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法评价三溴乙酸的遗传毒性
来源期刊 环境与职业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三溴乙酸 饮用水 遗传毒性 细胞毒性 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7-950
页数 分类号 R1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宾 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健康毒理实验室 23 57 4.0 6.0
2 黄永焯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5 15 2.0 3.0
3 洪丽玲 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健康毒理实验室 4 14 2.0 3.0
4 刘二刚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溴乙酸
饮用水
遗传毒性
细胞毒性
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与职业医学
月刊
1006-3617
31-1879/R
大16开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4-568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82
总下载数(次)
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