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试验用4~6月龄健康牛22头,共分5组,4个试验组5头/组,对照组2头。各试验组分别鼻内接种强毒107 FAID50/mL、106 FAID50/mL、105 FAID50/mL、104 FAID50/mL ,4mL/头,2mL/鼻孔。对照组鼻内接种MDBK细胞培养液冻融物,4mL/头,2mL/鼻孔。试验动物接种强毒后,每天观察实验动物的反应,包括精神状态、体温、食欲、黏膜颜色、呼吸频率、咳嗽、鼻腔分泌物及腹泻等;每天采集鼻拭子用于病毒分离。攻毒前2d、0d ,攻毒后隔天采血用于白细胞计数和病毒分离;试验于病毒接种后14d结束。试验过程中如有动物死亡,对死亡动物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06.6 FAID50/头BVDV2/JZ05-2攻击4~9月龄的牛,可引起被攻击牛有规律地体温升高和白细胞数量下降,同时可以从鼻拭子中分离到病毒。以这些指标作为感染模型可以有效地评价BVDV2疫苗免疫效果。
推荐文章
牛病毒性腹泻 BVDV2/JZ05-1活疫苗最小免疫剂量及攻毒保护试验
牛病毒性腹泻
最小免疫剂量
攻毒保护
牛病毒性腹泻BVDV2/JZ05-1基础毒株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牛病毒性腹泻
安全性试验
免疫原性试验
鹿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JZ05-4株的分型鉴定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生物型
基因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2/JZ05-2毒株牛感染模型建立
来源期刊 特产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感染模型 免疫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52.65+3
字数 12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海涛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80 358 10.0 15.0
2 王坤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29 196 7.0 13.0
3 张润祥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3 4 1.0 1.0
4 朱言柱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25 30 3.0 3.0
5 刘艳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26 44 4.0 4.0
6 冯卓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12 26 3.0 4.0
7 苗利光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26 3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感染模型
免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产研究
双月刊
1001-4721
22-1154/S
大16开
吉林市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
12-182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3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