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基于定量-构效关系(QSAR)原理,研究了26种取代苯类化合物与斑马鱼的48h急性毒性(-lgLC50)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利用AM1量子化学计算方法,首先计算了8种典型量子化学参数与斑马鱼48 h-lgLC50的相关性;然后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建立了取代苯类化合物对斑马鱼48h-lgLC50的QSAR模型,并对所建模型分别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所得复相关系数R2=0.942;最后利用QSAR模型,分析了取代苯类化合物量子化学参数对斑马鱼48 h-lgLC50的影响.结果表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与-lgLC50的相关性最大,负电性[-(L+H)/2]与-lgLC50负相关.所得QSAR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预测能力,可以用来预测取代苯类化合物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推荐文章
苯胺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及定量构效
苯胺类化合物, 发光菌, 15 min-EC50, QSAR, 毒性机制
氯代苯类有机污染物对斑马鱼胚胎联合毒性效应的研究
氯代苯
斑马鱼
联合毒性
胚胎毒性
酶活性
氯代苯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的单一急性毒性
氯代苯
斑马鱼胚胎
毒理学终点
单一急性毒性
致毒机制
2-取代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2-取代苯并噻唑
邻氨基苯硫酚
酰胺
苯并噻唑
过渡金属催化
合成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取代苯类化合物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与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取代苯类 斑马鱼 急性毒性 QSAR AM1量化方法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0,28
页数 7页 分类号 X1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504.2013.08.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取代苯类
斑马鱼
急性毒性
QSAR
AM1量化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与技术
月刊
1003-6504
42-1245/X
大16开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38-86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16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057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