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管桩水泥土复合桩荷载传递机制,结合工程实例,对其进行现场载荷试验及桩身光纤光栅应力测试.测量了桩身轴力、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分析了不同荷载下桩的荷载传递特性,比较该桩型区别于一般管桩的抗力特点.研究表明:管桩是竖向荷载的主要承担者,复合桩工作特性与刚性单桩相似;复合桩表现出摩擦桩的工作特性,桩端阻力只占桩顶荷载的8.2% ~14.8%;复合桩荷载传递具有双层模式,桩顶荷载由管桩传递到水泥土桩再传递到桩间土并扩散到桩端持力层;水泥粉喷桩的施工及高强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的压入改善了桩周和桩端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应力场分布,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桩的承载力.
推荐文章
夯实水泥土桩荷载传递规律的试验研究
夯实水泥土桩
轴向荷载
侧摩阻力
荷载传递规律
夯实水泥土桩的荷载传递特性
夯实水泥土桩
荷载传递法
Q-s曲线
桩身压缩
水泥土桩单桩荷载传递及临界桩长研究
水泥土桩
临界桩长
传递函数
复合地基
管桩水泥土复合基桩抗拔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研究
管桩水泥土复合桩
抗拔荷载
布拉格光纤光栅
荷载传递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管桩水泥土复合桩荷载传递机制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管桩 水泥土桩 复合桩 光纤布拉格光栅 荷载传递机制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5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473.1
字数 43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627.2013.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俊才 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 67 620 11.0 22.0
2 邓亚光 6 51 4.0 6.0
3 张永刚 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 3 2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
18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管桩
水泥土桩
复合桩
光纤布拉格光栅
荷载传递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7627
32-1670/N
大16开
南京市浦珠南路30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43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