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8年5月12日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发生了毁灭性的汶川地震(Ms 8.0),并沿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分别产生约270km和80 km长、并具不同运动性质的地表破裂带.大地震后的断裂带科学钻探是研究地震机制的有效方法,为更好地了解汶川地震过程中的断裂机制、岩石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特征,2008年11月4日(汶川地震后的178 d)快速实施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该项目在这两条断裂带的上盘布置深浅不一的五口群钻(500~3000m深).笔者以汶川科钻一号孔(WFSD-1)岩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岩心的岩石学研究和构造分析,识别出映秀—北川断裂带中的不同断裂岩分布和组合,以及确定了汶川地震主滑移带位置,为进一步研究汶川地震断裂机制提供了基础.通过详细的岩心分析,在WFSD-1岩心中~575~759m深之间存在由碎裂岩、断层泥和断层角砾岩组成的一条约100m宽(~184m岩心厚)的断裂带,从上部到底部主要为碎裂岩带、断层泥与断层角砾岩混合带、角砾岩带及其断层泥带,该断裂带分布在新元古代彭灌杂岩与三叠纪须家河组之间,主要在须家河组中,为映秀—北川断裂带.由综合测井数据、粘土矿物变化和显微构造分析,确定在岩心589m深处有约1 cm厚的黑色新鲜断层泥,为汶川地震断裂主滑移带(PSZ),这是靠近岩心中映秀—北川断裂带上部位置.在虹口地表露头彭灌杂岩与三叠纪须家河组之间,同样存在相似结构约190m宽的映秀—北川断裂带,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靠近断裂带底部,因此,汶川地震PSZ在映秀—北川断裂带内并斜切了断裂带,暗示着汶川地震PSZ可能是一条新的高角度(62°~65°)逆冲断裂,它不完全沿袭古地震滑移带,并可能与地震震级大小有关.100~190m宽的映秀—北川断裂带是经过从10~15 Ma前至现在长期地震活动和演化的结果,同时也记录了龙门山快速崛起的过程.
推荐文章
映秀-北川断裂带中垂直断裂带走向的NW-SE向构造和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
映秀-北川断裂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
NW-SE向主导挤压构造应力场
地质实体
NW-SE向构造
NE-SW向局部挤压构造应力场
地表探槽断裂岩岩石磁学揭示汶川地震断裂带不同滑移机制
汶川地震
映秀-北川地震断裂
灌县-安县地震断裂
岩石磁学
地震滑移机制
映秀-北川断裂的地表破裂与变形特征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映秀-北川断裂
走滑-逆冲作用
龙门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汶川地震主滑移带(PSZ):映秀—北川断裂带内的斜切逆冲断裂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 汶川地震主滑动带(PSZ) 岩心 映秀—北川断裂带 龙门山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139
页数 19页 分类号 P542+.3
字数 1346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9)
共引文献  (1016)
参考文献  (4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69)
二级引证文献  (73)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5(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6(4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7(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8(98)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88)
2009(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0(1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
汶川地震主滑动带(PSZ)
岩心
映秀—北川断裂带
龙门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