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的大规模次生地质灾害主要以崩滑体的形式表现.选取地震发生的映秀-北川断裂带沿线的崩滑体进行分析.根据地震影响的强弱、崩滑体分布的规模、大小及地形等因子.把映秀-北川断裂带沿线分为3个区域,分析崩滑体分布的微观规律.在震中,崩滑体的分布与地震释放能量大小正相关;在距震中稍远的地区,崩滑体的分布主要受岩石能干性及地形的控制.崩滑体的分布与地震影响强弱、岩性及地形相关的这一规律,对于防止类似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转化以及灾后重建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汶川地震主滑移带(PSZ):映秀—北川断裂带内的斜切逆冲断裂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
汶川地震主滑动带(PSZ)
岩心
映秀—北川断裂带
龙门山
映秀-北川断裂的地表破裂与变形特征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映秀-北川断裂
走滑-逆冲作用
龙门山
映秀-北川断裂带中垂直断裂带走向的NW-SE向构造和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
映秀-北川断裂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
NW-SE向主导挤压构造应力场
地质实体
NW-SE向构造
NE-SW向局部挤压构造应力场
崩滑体失稳破坏断裂力学分析
崩滑体
断裂力学
应力强度因子
失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映秀-北川断裂带沿线崩滑体分布规律浅析
来源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崩滑体 断裂带 分布规律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42.2
字数 41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986.2009.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00 776 15.0 21.0
2 郝利娜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0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崩滑体
断裂带
分布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田地质与勘探
双月刊
1001-1986
61-1155/P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52-1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22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