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吴茱萸水提组分的镇痛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伴随毒性与氧化损伤机制的相关性.方法 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扶他林组、吴茱萸水提组分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7天,末次药后90min取血检测前列腺素E2(PGE2)水平,检测血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和活性.结果 吴茱萸水提组分可致血中PGE2含量水平明显降低,可致血中MDA含量增加,同时SOD活性下降;血中一氧化氮(NO)含量增加,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升高;血中谷胱甘肽(GSH)含量下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下降.上述变化趋势随剂量增加而加重,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吴茱萸水提组分镇痛机制主要与降低血中PGE2含量有关,其伴随肝毒性损伤途径与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后诱导脂质过氧化有关.
推荐文章
多柔比星毒副作用机制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多柔比星
心脏毒性分子机制
DNA损伤
细胞凋亡
降低毒副作用
吴茱萸碱对胶质瘤SHG-44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吴茱萸碱
胶质瘤SHG-44细胞
增殖
凋亡
芩胡不同部位水提液镇痛作用的研究
芩胡
威灵仙
水提液
镇痛
沙枣水提物抗炎、镇痛、解热及抗菌作用研究
沙枣
镇痛作用
解热作用
抗菌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吴茱萸水提组分镇痛及伴随毒副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物警戒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吴茱萸 水提组分 镇痛 伴随肝毒性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及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2|R285.5
字数 411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伟 56 550 14.0 19.0
2 孙蓉 309 3306 28.0 39.0
3 严军 10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吴茱萸
水提组分
镇痛
伴随肝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物警戒
月刊
1672-8629
11-5219/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一区3号院6号楼
80-250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0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