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动力学模型分析、T urbiscan Lab型分散稳定性分析仪、单滴法等研究了黏土颗粒对吉林原油乳状液及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黏土浓度增加,体系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先降低后增加,乳状液稳定性先增加后有所降低;黏土颗粒的加入降低了乳状液背散射光减小的幅度,增加体系聚结稳定性,但也可充当液滴间的连接媒介促进小液滴间的排液与聚并;黏土在油水界面的吸附使液滴排液时间、生存半衰期增长,破裂速度常数降低,界面膜强度增加。
推荐文章
固体颗粒对 O/W 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固体颗粒
O/W乳状液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Zeta电位
固体颗粒对O/W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固体颗粒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粘度
Zeta电位
稳定性
物化条件对胜利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乳状液
稳定性
稳定性分析仪
积分透光率
粒径
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综述
化妆品
乳状液
稳定性
检测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黏土颗粒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黏土颗粒 乳状液 稳定性 动力学特征 界面膜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田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9-6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622.5
字数 29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426.2013.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万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学院 47 378 12.0 16.0
2 刘述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学院 13 48 4.0 6.0
3 孟祥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学院 4 32 3.0 4.0
4 杨润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学院 5 24 3.0 4.0
5 曹东青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学院 2 9 2.0 2.0
6 张凯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学院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黏土颗粒
乳状液
稳定性
动力学特征
界面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双月刊
1007-3426
51-1210/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华阳天研路218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8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