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结合原子间短程作用势(Brenner势)和长程作用势(Lennard-Jones势),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各种锥角的碳纳米锥进行拉伸和压缩实验,获得其载荷-应变关系曲线、受拉/压载荷极限、应变极限和构形演变等力学特性,并与等量原子组成的碳纳米管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等量碳原子组成的碳纳米锥的受拉/压载荷极限随着锥角的增大先是增大后减小,受拉/压应变极限则随着锥角的增大而增大.与碳纳米锥相比,等量碳原子组成的碳纳米管的受拉/压载荷极限和应变极限显得既不突出也不逊色.在受压构形演化方面,与碳纳米管丰富的径向屈曲/扭转/侧向屈曲组合形变不同,112.88°和83.62°锥角的碳纳米锥受压沿轴向完美内陷,而60.0°和38.94°锥角的碳纳米锥受压发生侧向屈曲.
推荐文章
纳米流道内液体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分子动力学
剪切速度
纳米流道
模拟
碳纳米管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的开发
分子动力学
碳纳米管
分子动力学软件包
有限元和分子动力学结合的纳米梁研究方法
分子动力学
有限元方法
结合法
碳纳米豆荚拉伸与压缩力学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碳纳米管
富勒烯链
分子动力学
拉伸
压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纳米锥力学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碳纳米锥 碳纳米管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力学特性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结构、力学和热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0-315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2.0161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明林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9 58 5.0 6.0
2 林凡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4 16 2.0 4.0
3 陈越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纳米锥
碳纳米管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力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