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在AA6063铝合金表面制备陶瓷膜层,拟提高铝合金耐腐蚀性能.对等离子体氧化过程电流电压特性及击穿放电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采用光发射光谱仪对等离子体氧化放电阶段等离子体活性组分进行分析,对陶瓷膜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体而言,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层腐蚀电位正移了0.86V.在470V时,等离子体活性物种主要由Al、Al+、Mg、O+、Hα、Hβ、OH、Na和K组成,且金属活性物种先被激发.这些活性物种中金属元素及工作电极表面产生的气体的原子和分子对等离子体场能量的稳定起到关键的作用.
推荐文章
微等离子体氧化法制备钛酸钡陶瓷膜
微等离子体氧化
相组成
元素分布
成膜过程
铝合金等离子体电解质氧化陶瓷膜的相形成研究
铝合金
等离子体
氧化陶瓷膜
相形成
氧化时间对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结构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5052铝合金
微弧氧化
氧化膜
膜层结构
耐腐蚀性
(NaPO3)6-NaAlO2体系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研究
铝合金
微等离子体氧化
陶瓷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铝合金等离子体氧化放电特性及陶瓷膜层耐腐蚀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电镀与精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铝合金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耐腐蚀性能 放电特性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174.451
字数 29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849.2013.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砺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96 1053 17.0 28.0
2 王丽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67 176 9.0 11.0
3 杨栋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铝合金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耐腐蚀性能
放电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镀与精饰
月刊
1001-3849
12-1096/TG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新开路美福园2号楼1门102
18-145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80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88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