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微波与射频对离体猪股骨干骺端的制热效应,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取20条新鲜成年猪股骨,根据数据随机法分成微波组与射频组2组,每组10个股骨样本分别采用微波和射频进行加热凝固.加热功率为60 W,加热时长为300 s,旁开加热点5、10、15 mm 测温,比较两种热疗技术的凝固范围和形状以及温度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60 W·300 s 微波和射频凝固的纵径分别为37.1±3.2 mm,28.3±2.5 mm,前者明显大于后者( P<0.05),横径分别为21.3±1.6 mm,19.8±1.4 mm,前者明显大于后者( P<0.05).微波消融后出现明显的炭化带,凝固区及充血带分布,射频消融后仅可观察到明显的凝固区.射频形成的凝固体较微波更接近球形.微波和射频的中心温度分别为126.2±1.51℃,100.2±0.7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0.05),旁开10 mm 处温度分别为91.5±3.7℃,58.3±2.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0.05).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各测温点分别在210 s 与255 s 内达到稳态,二者距离加热中心越近温度越高,上升速度越快.微波消融中心温度可达到120℃以上,射频消融中心温度不超过100℃.结论微波和射频对离体猪股骨干骺端凝固形状及凝固范围存在差异,中心温度和旁开10 mm 处温度,微波显著高于射频.微波较射频热场温度高,凝固范围大,在较大骨肿瘤的治疗中宜选用微波,射频消融较微波有更好的温控性.了解各自的制热特性有利于两种技术的合理选择.
推荐文章
微波、射频及电凝对离体猪股骨干骺端制热效应的对照研究
微波
射频消融
高频电刀
股骨
干骺端
动物实验
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对离体牛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射频消融
微波消融
离体
牛肝
超声
微波的热效应与非热效应
微波
非热效应
解聚
累及干骺端及肱骨干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后并发症
骨骺
骨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波与射频对离体猪股骨干骺端制热效应的对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波 脉冲射频术 股骨 骨骺 动物实验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96
页数 分类号 R681.8
字数 29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252X.2013.05.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波
脉冲射频术
股骨
骨骺
动物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月刊
2095-252X
10-1022/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
82-759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6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