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细胞-遗传毒理学技术评价转基因玉米Bt 176细胞毒性及遗传毒性,分别以200,100,50,25,12.5mg·L-1转基因玉米Bt176全蛋白质作用于人淋巴细胞,并各孵育1.5,6,24 h.检测其细胞毒性损伤及遗传毒性损伤,并与空白组、阳性对照组、非转基因玉米组相比较.结果表明,阳性组与空白组淋巴细胞的遗传及细胞损伤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转基因玉米组淋巴细胞遗传及细胞损伤指标与非转基因玉米组淋巴细胞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且与空白剂组细胞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还表明,转基因玉米Bt 176与非转基因玉米两者在遗传毒性及细胞毒性上性状相似,实质等同.
推荐文章
比较不同长度及表面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
纳米管,碳
细胞毒性,免疫
诱变力试验
肺泡
上皮细胞
解酒灵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评价
解酒灵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Ce(SO4)2对玉米根尖细胞遗传毒性和细胞毒性的研究
Ce(SO4)2
微核测试
微核率
有丝分裂指数
丹参注射液单次给药的毒性及遗传毒性研究
丹参注射液
单次给药毒性
Ames实验
微核实验
染色体畸变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转基因玉米Bt 176细胞毒性及遗传毒性研究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Bt 176 转基因玉米 细胞-遗传毒理学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5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13
字数 456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忠华 24 43 4.0 5.0
2 吕沁风 23 81 4.0 8.0
3 郑伟 19 34 4.0 5.0
4 陈吴健 13 42 4.0 5.0
5 徐琦 7 13 2.0 3.0
6 张明哲 17 53 5.0 6.0
7 吴志毅 12 46 5.0 6.0
8 李禾 14 34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t 176
转基因玉米
细胞-遗传毒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340
41-1112/S
大16开
郑州文化路95号
36-132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505
论文1v1指导